|
健康小常识 |
|
 |
甲流即甲型流感,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。感染“甲流”后,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,常有咳嗽、咽喉痛、鼻塞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,伴有头痛、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,发热体温可达39℃~40℃,有的会发生胃肠道的不适感。
甲流通常有1-7天的潜伏期,平均为2-4天。在潜伏期的最后1天,患者可能已经具有传染性,但症状尚未表现出来。发病后的前3天,传染性通常较强,患者症状明显,如发热、咳嗽、流涕等,病毒通过飞沫、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的风险较高。发病后的4-7天,传染性逐渐减弱,但仍可能传播病毒,尤其是在咳嗽、打喷嚏时。7天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减轻,传染性降低,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如儿童、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者,传染期可能会延长。

甲流主要有呼吸道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这两种传播途径,为降低传播风险,流感患者应尽量单间居住,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。隔离时间至少5天,或者等发烧、咳嗽、流鼻涕这些症状消失后48小时再解除隔离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甲流是自限性的疾病,绝大多数患者属于轻症,对症治疗就能痊愈。而高危人群患上甲流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,因此高危人群在感染后,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,尽快在48小时以内服用抗病毒的药物。
|
『返回』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