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健康小常识 |
|
 |
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维生素D还是维生素K,你做对了吗? |
|
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,其患病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。骨质疏松就像是一个无声无息的健康杀手,不仅会影响身材,还可能会威胁生活质量。所以,为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,要注意补充维生素。可在补充维生素上面,是选择维生素D还是维生素K呢?

维生素D和维生素K在骨骼健康中均发挥重要作用,但具体作用机制和补充建议存在差异:
一、维生素D的作用及补充
核心功能
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,提升血液中的钙浓度,为骨骼矿化提供原料,间接增强骨密度。推荐摄入量:
18岁以上人群:每日600IU;
65岁以上人群:每日800IU。
可通过晒太阳(紫外线促进皮肤合成)、食用鱼肝油、蛋黄、强化乳制品等补充。
二、维生素K的作用及补充
核心功能
维生素K参与骨骼矿化过程,促进钙沉积到骨骼中,减少钙在血管等软组织的异常沉积,从而提升骨骼强度和抗骨折能力。
补充途径
以绿叶蔬菜(如菠菜、羽衣甘蓝)、油菜籽油、纳豆等为主要食物来源。
三、综合补充建议
两者需协同补充:维生素D确保钙吸收,维生素K则引导钙精准沉积到骨骼,两者缺一不可。
其他辅助营养素:可搭配维生素C(促进胶原蛋白合成)、维生素B12(支持骨髓造血)、镁、锌等,进一步优化骨骼健康。
可以说维生素D和维生素K在骨质疏松防治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只不过维生素D和维生素K分工不同,前者能降低骨质疏松、佝偻病等骨骼疾病,后者则可以保护骨骼健康,降低骨折的危险。因此,两者联合补充最好。
|
『返回』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