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健康小常识 |
|
 |
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做了一晚上的梦,感觉一点也没睡好。那么问题来了:做梦会降低睡眠质量吗?其实做梦是睡眠的正常生理现象,但人们对它的影响常有误解:

1、做梦是健康睡眠的一部分
梦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(REM睡眠)阶段,这个阶段对记忆巩固、情绪调节和大脑恢复有重要作用。成年人每晚通常经历4-6个REM周期(约占总睡眠时间的20-25%),每个周期都会伴随梦境。
2、正常做梦不影响睡眠质量
如果你醒来后不记得梦境,说明睡眠周期未被打断,属于正常情况。健康的REM睡眠(包括做梦)反而有助于处理白天情绪、增强创造力和巩固学习记忆。
3、需注意的情况
频繁记得梦境:可能反映睡眠较浅或REM期间易醒(比如因压力、饮酒或睡眠呼吸暂停)。
噩梦干扰:每周多次因噩梦惊醒可能影响日间状态,需排查焦虑、创伤或药物影响。
REM行为障碍:做梦时伴随肢体动作,需就医排除神经系统问题。
4、如何改善睡眠质量
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酒精。
睡前减少蓝光暴露,否则影响褪黑素分泌。
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性梦境。
|
『返回』 |
|
|